您在這裡

綠藝術生活

訂閱 綠藝術生活 feed
已更新: 15 小時 29 分鐘 前

中國第一條8吋「超越摩爾」研發中試線通線成功

週五, 12/01/2017 - 21:24
 

產業科技

中國第一條8吋「超越摩爾」研發中試線通線成功

鉅亨網新聞中心2017/12/01 18:04

0

圖片取材自上海微技術工研院。

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今 (1) 日表示,8 吋「超越摩爾」 研發中試線首款傳感器 (感測器) 產品近日獲得驗證通過,正式宣告研發中試線通線成功。

該研發中試線著重開展表面矽、體矽、3D 微納加工工藝的開發,並根據 “ 「超越摩爾」 產品和技術特點部署 MEMS、矽光子、射頻、矽基 III-V 族(第三代半導體)、3D 集成、MR 磁、功率及生物等相關工藝和量測設備,提供全方位的產品研發、小批量生產、技術培訓、設備驗證等服務。

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總裁楊瀟表示,這次的通線成功表示中國在 MEMS 及先進傳感器的研發和產業化進入一個全新的快速發展的階段;未來,研發中試線將持續發力,在新材料、新工藝、新器件、新系統重點技術領域開展研發,進一步推動 「超越摩爾」 產業鏈的完善和物聯網創新應用發展。

超越摩爾即新摩爾定律(more than moore), 以傳感器為核心,結合射頻、功率、微能源等技術,是未來實現萬物互聯的基礎。超越摩爾是在半導體技術延續摩爾定律發展的同時,利用成熟製程,結合微機電技術(MEMS)、光電技術等開闢一條新的半導體發展路徑。

作為創新型功能平台, 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立足國內積體電路研發和產業基地上海嘉定,構建了中國國內首條、兼容 CMOS 的 8 吋研發中試線,旨在進一步推動中國 「超越摩爾」 技術和物聯網創新應用快速發展,完善中國超越摩爾產業生態鏈布局,助力創新研發。

 

 

分類: 商業網站

企業迅速擴張 歐元區製造業PMI終值創2000年來新高

週五, 12/01/2017 - 21:20
企業迅速擴張 歐元區製造業PMI終值創2000年來新高

鉅亨網新聞中心※來源:華爾街見聞2017/12/01 20:47

 

圖片來源:afp

摘要:分析認為,該地區製造業今年以來在全球的主導地位加強,預計製造業形勢好轉將延續至明年。

歐元區製造業形勢的好轉,或得以延續至 2018 年。

根據周五公布的數據,歐元區 11 月製造業 PMI 終值 60.1,為 2000 年 4 月以來新高、1997 年 6 月以來次高水平。

(圖片來自 IHS Markit 報告)

IHS Markit 首席商業經濟學家 Chris Williamson 評論稱,強勁的 11 月數據似乎加強了歐元區製造業今年以來在全球的主導地位,「

今年歐元區製造業已經主導了全球 PMI,隨著出口增加,歐元區製造業在全球貿易所占市佔率增加。」

Williamson 還指出,歐元區企業正在迅速擴張,就業增速達到歷史高位,對機器的商業投資迅速上升,這意味著製造業形勢的好轉可能會延續到 2018 年。

今日公布的德、法兩國 11 月製造業 PMI 終值同樣表現亮眼。

德國 11 月製造業 PMI 終值 62.5,持平預期和初值,為 1996 年以來最高水平;法國 11 月製造業 PMI 終值 57.7,高於 57.5 的預期和初值 57.5,也高於 10 月終值 56.1。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希臘在內,所有被調查的國家工廠產出均在最近一年半保持增長。

近期公布的數據都印證了歐元區正在穩步復甦。歐元區 10 月失業率下滑至 8.8%,為 2009 年 1 月以來新低。

歐元區三季度 GDP 年增率修正值 2.5%,好於第二季表現。分析預計,第四季歐元區 GDP 增速或達到 0.8%,今年將成為十年來最好的一年。

歐元集團主席 Dijsselbloem 昨日表示,所有成員國經濟都在增長,歐元區整體性前景良好。

標普昨日上調歐元區 GDP 增長預期,將今年增長預期上調至 2.3%,明年預期則上調至 2%。標普認為,歐元區經濟增長動能保持強勁。

不過,通膨低迷仍然是歐央行面臨的一大難題。根據周四公布的數據,歐元區 11 月 CPI 年增率初值 1.5%,不及 1.6% 的預期;核心 CPI 年增率初值 0.9%,不及 1% 的預期。  

在 10 月的利率會議中,歐央行決定將每月購債計劃從 600 億歐元削減至 300 億歐元,並從 2018 年 1 月起延續 9 個月。歐央行行長德拉吉此前則強調,通膨回升乏力,有必要保持明顯寬鬆。    

『新聞來源/華爾街見聞』

分類: 商業網站

美俄天然氣價格戰一觸即發?原來是因為這個國家

週一, 11/27/2017 - 22:23
美俄天然氣價格戰一觸即發?原來是因為這個國家

鉅亨網新聞中心※來源:華爾街見聞2017/11/27 21:45

 

圖片來源:afp

波蘭於今年 6 月和 11 月分別從美國進口了兩批液化天然氣(LNG)後,

波蘭國有天然氣石油股份公司(PGNiG)於 11 月 21 日與相關供應商簽署長期供應合約,

在 2018-2022 年間進口來自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出口的 LNG。

這是美國對歐洲出口天然氣以來,首次在受到俄羅斯控制的中東歐市場獲得長期供應合約。

因此,也就出現了許多媒體上出現的美國將與俄羅斯「爭奪」歐洲天然氣市場這一說。

更加危言聳聽的說法是美國將與俄羅斯爆發「天然氣價格戰」。

天然氣「小國」打贏過價格戰

確實,價格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這得歸功於俄羅斯在天然氣出口上的定價問題。俄羅斯在輸歐天然氣的定價上面有一個規律,除了前蘇聯國家,

哪個國家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程度越高,氣價就越貴。

例如,立陶宛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曾達到 100%,俄氣供應給立陶宛的價格就比給德國的價格高 15%。

德國雖然是俄羅斯天然氣的歐洲第一大進口國,但是它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程度只有 27%。

中東歐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程度最深。如 2016 年的波蘭,超過 71% 的天然氣從俄羅斯進口;匈牙利 85% 的天然氣來自俄羅斯;

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國消費天然氣的 90% 以上來自俄羅斯。

高昂的氣價,以及俄方動輒以「斷氣」為威脅要重開談判進行提價,使得中東歐對於現狀極為不滿。它們紛紛尋找更多的天然氣來源。

2015 年,立陶宛宣布從挪威進口 LNG,為此這個人口不到三百萬的小國投資建起了昂貴的 LNG 設備,預計如果投入全負荷運行,足夠提供立陶宛全國三分之二的天然氣消費量。

此舉迫使俄氣與立陶宛重開談判,最後以俄氣降價 20%,在未來五年繼續向立陶宛出口天然氣。

立陶宛依靠引進外來的 LNG,成功迫使俄氣降價,成為能源戰略多元化的贏家。那麼,別的中東歐國家如果也這麼做,會不會引發市場競爭,從而降低本國的外購天然氣價格呢?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來自挪威的天然氣產量日益減少,供應立陶宛這樣的小國還可以,但無法滿足中東歐國家的大量需求。

其次,立陶宛的情況在中東歐很難複製,因為並不是每個中東歐國家都瀕海,即使瀕海也很難有資本實力修建昂貴的 LNG 設施。即使有足夠的 LNG 設施,

還需要考慮在全球購買天然氣的性價比。

第三,在未來唯一有潛力加大 LNG 出口的國家和地區只有美國。但是美國 LNG 有自己的問題。

美國天然氣又貴又少

直到 2015 年,美國才剛剛開始向歐盟出口 LNG,半數供應到伊比利亞半島國家和馬耳他。2014 年,全歐進口的 LNG 大約有 45% 來自卡塔爾,38% 來自北非。

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量穩定而且有不斷增加的趨勢。2016 年俄羅斯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增加了 12.5%,達 1783 億立方米,占全歐盟天然氣進口總量的 40% 左右。

相比之下,美國在 2016 年向歐洲出口的天然氣只有 16.8 億立方米,不及俄羅斯對歐盟供應量的 1%。2017 年上半年美國向歐洲出口天然氣 12.8 億立方米,俄羅斯則對歐洲出口 957 億立方米。

美國對歐洲出口 LNG 總量如此之少,原因之一是美國的出口受到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的困擾。鑒於美國的 LNG 主要出口設備要在 2020-2021 年之間才能陸續完工,美國對歐出口天然氣總量在短期內不會有快速增加。

即使在波蘭,規劃中的 LNG 設施全部建設完成,一年最多隻能接收 16.2 億立方米天然氣。波蘭一年自身就需要消耗 150 億立方米天然氣。

而且,美國 LNG 運輸到歐洲的成本較高。到 2017 年 6 月,美國輸中東歐天然氣價格大約在每百萬英熱單位(MMbtu)7 美元左右,

而歐洲天然氣交易價格一般為每百萬英熱單位 5-6 美元。

從經濟方面考慮,由於東亞存在著高天然氣溢價,其價格可超過每百萬英熱單位 9.5 美元,這使得美國對這一地區出口 LNG 更加有利可圖。

在川普上台之後,他並未表現出對歐洲出口能源的特別熱情,也並未致力於推動簽署美、歐之間的能源合作協議。

波蘭從美國購買的 LNG 價格雖然沒有公開,但普遍預計其價格將高於俄羅斯天然氣價格。最大膽的推測竟然認為美國氣價將是俄羅斯氣價的兩倍以上。

因此,處於市場價格和產能瓶頸考慮,在短期之內,美國的天然氣將不會大規模出口到歐洲,並與俄羅斯形成競爭關係。

普遍預計,要到 2020 年,來自美國的天然氣才會真正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俄羅斯輸歐天然氣價格。

波蘭:我有一個大國夢

然而,在地緣政治方面,波蘭嘗試進口美國天然氣的做法正在影響著整個歐盟的格局。

在 2007 年開始投資興建 LNG 設施以來,波蘭一直宣稱其進口的 LNG 將不僅供給國內市場,也將供給其餘對俄天然氣依賴性較高的國家,

如匈牙利和烏克蘭。

為了保證成為地區能源中心,波蘭還在遊說挪威,建立一條從挪威通往波蘭的天然氣海底管道。

不僅如此,波蘭還在極力反對「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的建設。

「北溪二號」是「北溪一號」管道的後繼計劃

「北溪一號」是 2012 年歐盟多家能源公司與俄氣修建的一條海底天然氣管道。它繞過了波蘭直接在德國上岸。

2015 年俄氣提出在「北溪一號」的路徑上修建第二條通往德國的輸氣管道,被命名為「北溪二號」。這條管道要是建成,

俄羅斯通往德國的天然氣輸氣量將達到每年 1110 億立方米。

如果「北溪」管線全負荷運轉的話,俄羅斯對歐洲輸送的天然氣半數以上在德國上岸。這將顯著降低通過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向中東歐輸氣的強度,

削弱中東歐國家的天然氣議價能力。

出於對中東歐國家利益的平衡考慮,歐盟在「北溪一號」建成後限制俄氣在這條管道上的輸氣量,使之至今每年只能輸送 225 億立方米天然氣,

是原定產能的一半。

波蘭人以此為理由,認為「北溪一號」都沒有吃飽,完全沒必要修建「北溪二號」。

在這個問題上,波蘭與「北溪」管道的既得利益者德國發生了衝突,並在歐盟總部引發了分歧。

今年 11 月 8 日,歐盟委員會提出一項建議,希望能夠將全歐盟境內的所有天然氣管道建設審批權由成員國交給布魯塞爾審議。此舉如能成功,

等於剝奪了德國在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上的主權。

歐盟理事會主席、波蘭前總理圖斯克隨後表示了同樣的意願。

中東歐國家、波羅的海國家和波蘭站在了一起。今年 6 月美國參議院以 97:2 的絕對多數通過議案:

哪個公司為俄羅斯出口天然氣管道提供融資,就制裁這家公司。

德國和奧地利等國對波蘭的做法無可奈何,只能不斷強調「北溪二號」完全是用於商業目的。

一邊進口美國 LNG,一邊阻止「北溪二號」的建設,波蘭通過狙擊俄羅斯天然氣的方式,

試圖將自己打造成中東歐天然氣多元化橋頭堡和該地區最有能源影響力的國家,

這一目的已經無需遮掩。為此,即使從美國進口天然氣真的是從俄羅斯進口價格的兩倍,波蘭仍舊願意付出這樣的代價。

西歐國家雖然願意推動能源來源多樣化,但並不願意犧牲能源的經濟性來推動這種多樣化。

而且法德等國家因為肩負減排承諾,將會消費更多天然氣,

對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依賴性將有所增加。

中東歐和西歐在能源問題上的立場涇渭分明。

對於中國來說,中東歐和西歐在能源問題上的爭執或許是一件好事。它可以迫使俄氣在西方受挫後轉向東方尋找市場。

2018 年,中俄天然氣管道將會建成供氣,以每年 380 億立方米的總量穩定供氣 30 年。

飽受亞洲天然氣溢價之苦的中國,抓住了這個難得的機會。

『新聞來源/華爾街見聞』

分類: 商業網站

美俄天然氣價格戰一觸即發?原來是因為這個國家

週一, 11/27/2017 - 22:23
美俄天然氣價格戰一觸即發?原來是因為這個國家

鉅亨網新聞中心※來源:華爾街見聞2017/11/27 21:45

 

圖片來源:afp

波蘭於今年 6 月和 11 月分別從美國進口了兩批液化天然氣(LNG)後,

波蘭國有天然氣石油股份公司(PGNiG)於 11 月 21 日與相關供應商簽署長期供應合約,

在 2018-2022 年間進口來自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出口的 LNG。

這是美國對歐洲出口天然氣以來,首次在受到俄羅斯控制的中東歐市場獲得長期供應合約。

因此,也就出現了許多媒體上出現的美國將與俄羅斯「爭奪」歐洲天然氣市場這一說。

更加危言聳聽的說法是美國將與俄羅斯爆發「天然氣價格戰」。

天然氣「小國」打贏過價格戰

確實,價格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這得歸功於俄羅斯在天然氣出口上的定價問題。俄羅斯在輸歐天然氣的定價上面有一個規律,除了前蘇聯國家,

哪個國家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程度越高,氣價就越貴。

例如,立陶宛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曾達到 100%,俄氣供應給立陶宛的價格就比給德國的價格高 15%。

德國雖然是俄羅斯天然氣的歐洲第一大進口國,但是它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程度只有 27%。

中東歐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程度最深。如 2016 年的波蘭,超過 71% 的天然氣從俄羅斯進口;匈牙利 85% 的天然氣來自俄羅斯;

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國消費天然氣的 90% 以上來自俄羅斯。

高昂的氣價,以及俄方動輒以「斷氣」為威脅要重開談判進行提價,使得中東歐對於現狀極為不滿。它們紛紛尋找更多的天然氣來源。

2015 年,立陶宛宣布從挪威進口 LNG,為此這個人口不到三百萬的小國投資建起了昂貴的 LNG 設備,預計如果投入全負荷運行,足夠提供立陶宛全國三分之二的天然氣消費量。

此舉迫使俄氣與立陶宛重開談判,最後以俄氣降價 20%,在未來五年繼續向立陶宛出口天然氣。

立陶宛依靠引進外來的 LNG,成功迫使俄氣降價,成為能源戰略多元化的贏家。那麼,別的中東歐國家如果也這麼做,會不會引發市場競爭,從而降低本國的外購天然氣價格呢?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來自挪威的天然氣產量日益減少,供應立陶宛這樣的小國還可以,但無法滿足中東歐國家的大量需求。

其次,立陶宛的情況在中東歐很難複製,因為並不是每個中東歐國家都瀕海,即使瀕海也很難有資本實力修建昂貴的 LNG 設施。即使有足夠的 LNG 設施,

還需要考慮在全球購買天然氣的性價比。

第三,在未來唯一有潛力加大 LNG 出口的國家和地區只有美國。但是美國 LNG 有自己的問題。

美國天然氣又貴又少

直到 2015 年,美國才剛剛開始向歐盟出口 LNG,半數供應到伊比利亞半島國家和馬耳他。2014 年,全歐進口的 LNG 大約有 45% 來自卡塔爾,38% 來自北非。

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量穩定而且有不斷增加的趨勢。2016 年俄羅斯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增加了 12.5%,達 1783 億立方米,占全歐盟天然氣進口總量的 40% 左右。

相比之下,美國在 2016 年向歐洲出口的天然氣只有 16.8 億立方米,不及俄羅斯對歐盟供應量的 1%。2017 年上半年美國向歐洲出口天然氣 12.8 億立方米,俄羅斯則對歐洲出口 957 億立方米。

美國對歐洲出口 LNG 總量如此之少,原因之一是美國的出口受到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的困擾。鑒於美國的 LNG 主要出口設備要在 2020-2021 年之間才能陸續完工,美國對歐出口天然氣總量在短期內不會有快速增加。

即使在波蘭,規劃中的 LNG 設施全部建設完成,一年最多隻能接收 16.2 億立方米天然氣。波蘭一年自身就需要消耗 150 億立方米天然氣。

而且,美國 LNG 運輸到歐洲的成本較高。到 2017 年 6 月,美國輸中東歐天然氣價格大約在每百萬英熱單位(MMbtu)7 美元左右,

而歐洲天然氣交易價格一般為每百萬英熱單位 5-6 美元。

從經濟方面考慮,由於東亞存在著高天然氣溢價,其價格可超過每百萬英熱單位 9.5 美元,這使得美國對這一地區出口 LNG 更加有利可圖。

在川普上台之後,他並未表現出對歐洲出口能源的特別熱情,也並未致力於推動簽署美、歐之間的能源合作協議。

波蘭從美國購買的 LNG 價格雖然沒有公開,但普遍預計其價格將高於俄羅斯天然氣價格。最大膽的推測竟然認為美國氣價將是俄羅斯氣價的兩倍以上。

因此,處於市場價格和產能瓶頸考慮,在短期之內,美國的天然氣將不會大規模出口到歐洲,並與俄羅斯形成競爭關係。

普遍預計,要到 2020 年,來自美國的天然氣才會真正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俄羅斯輸歐天然氣價格。

波蘭:我有一個大國夢

然而,在地緣政治方面,波蘭嘗試進口美國天然氣的做法正在影響著整個歐盟的格局。

在 2007 年開始投資興建 LNG 設施以來,波蘭一直宣稱其進口的 LNG 將不僅供給國內市場,也將供給其餘對俄天然氣依賴性較高的國家,

如匈牙利和烏克蘭。

為了保證成為地區能源中心,波蘭還在遊說挪威,建立一條從挪威通往波蘭的天然氣海底管道。

不僅如此,波蘭還在極力反對「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的建設。

「北溪二號」是「北溪一號」管道的後繼計劃

「北溪一號」是 2012 年歐盟多家能源公司與俄氣修建的一條海底天然氣管道。它繞過了波蘭直接在德國上岸。

2015 年俄氣提出在「北溪一號」的路徑上修建第二條通往德國的輸氣管道,被命名為「北溪二號」。這條管道要是建成,

俄羅斯通往德國的天然氣輸氣量將達到每年 1110 億立方米。

如果「北溪」管線全負荷運轉的話,俄羅斯對歐洲輸送的天然氣半數以上在德國上岸。這將顯著降低通過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向中東歐輸氣的強度,

削弱中東歐國家的天然氣議價能力。

出於對中東歐國家利益的平衡考慮,歐盟在「北溪一號」建成後限制俄氣在這條管道上的輸氣量,使之至今每年只能輸送 225 億立方米天然氣,

是原定產能的一半。

波蘭人以此為理由,認為「北溪一號」都沒有吃飽,完全沒必要修建「北溪二號」。

在這個問題上,波蘭與「北溪」管道的既得利益者德國發生了衝突,並在歐盟總部引發了分歧。

今年 11 月 8 日,歐盟委員會提出一項建議,希望能夠將全歐盟境內的所有天然氣管道建設審批權由成員國交給布魯塞爾審議。此舉如能成功,

等於剝奪了德國在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上的主權。

歐盟理事會主席、波蘭前總理圖斯克隨後表示了同樣的意願。

中東歐國家、波羅的海國家和波蘭站在了一起。今年 6 月美國參議院以 97:2 的絕對多數通過議案:

哪個公司為俄羅斯出口天然氣管道提供融資,就制裁這家公司。

德國和奧地利等國對波蘭的做法無可奈何,只能不斷強調「北溪二號」完全是用於商業目的。

一邊進口美國 LNG,一邊阻止「北溪二號」的建設,波蘭通過狙擊俄羅斯天然氣的方式,

試圖將自己打造成中東歐天然氣多元化橋頭堡和該地區最有能源影響力的國家,

這一目的已經無需遮掩。為此,即使從美國進口天然氣真的是從俄羅斯進口價格的兩倍,波蘭仍舊願意付出這樣的代價。

西歐國家雖然願意推動能源來源多樣化,但並不願意犧牲能源的經濟性來推動這種多樣化。

而且法德等國家因為肩負減排承諾,將會消費更多天然氣,

對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依賴性將有所增加。

中東歐和西歐在能源問題上的立場涇渭分明。

對於中國來說,中東歐和西歐在能源問題上的爭執或許是一件好事。它可以迫使俄氣在西方受挫後轉向東方尋找市場。

2018 年,中俄天然氣管道將會建成供氣,以每年 380 億立方米的總量穩定供氣 30 年。

飽受亞洲天然氣溢價之苦的中國,抓住了這個難得的機會。

『新聞來源/華爾街見聞』

分類: 商業網站

美版雙十一! 美國「黑五」+感恩節電商銷售創紀錄

週一, 11/27/2017 - 16:27
美版雙十一! 美國「黑五」+感恩節電商銷售創紀錄

鉅亨網新聞中心※來源:華爾街見聞2017/11/26 14:16

 

(圖:AFP)

摘要:今年「黑五」和感恩節期間,全美電商銷售同比增長 17.9%。雖然影響不及雙十一,但中國消費者也有不小貢獻。

「黑五」僅僅是個開始,下周一則是專門為美國「剁手黨」準備的的「網購星期一」。

遇到打折,瘋狂的不止中國人。在美版「雙十一」的感恩節假期和「黑色星期五」中,美國消費者剁起手來也是非常厲害。

根據覆蓋全美 100 家最大網上零售商(覆蓋全美超過 80% 的網上零售商)數據的 Adobe Analytics 提供的數據,

今年的「黑色星期五」和感恩節假期,全美線上零售總額達 79 億美元,年增率增長了 17.9%。

和中國類似,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通過智慧型手機購物。據 Adobe 統計,感恩節期間,在電商網站上,

46% 的訪問量和 29% 的銷售量來自行動端。而在去年感恩節,27% 的電商營收來自行動端。

從不同端口進入電商網站後,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似乎也有變化。感恩節期間,僅有 1.8% 的瀏覽者買下了商品,

而在台式機或者筆記本電腦上,這一比例則為 4%。

中國消費者也為美國的購物季貢獻了銷量。

據《中國日報》報道,隨著感恩節和「黑色星期五」開啟美國和一些國家的聖誕零售旺季,中國消費者也通過跨境電商購買更加個性化的產品。

亞馬遜就在中國推出了美國、英國、日本和德國的產品促銷。中國東方航空物流公司則稱,在「黑色星期五」的第一分鐘,

其物流平台就收到了超過 4 萬件訂單,在前 7 分 53 秒,訂單總額就超過 1 億元人民幣。儘管如此,比起雙十一,「黑色星期五」在中國的影響還是小得多。

美國的電商消費狂歡已經結束了?並沒有。

在每年的「黑色星期五」之後,下一周的周一通常是網購的高峰,也被稱為「網購星期一」(Cyber Monday)。

按照 Adobe 的預計,今年的「網路星期一」的銷售額可望達到 66 億美元,也會創下史上最高。

而此前,美國最大電商亞馬遜已經受益於「黑色星期五」。

周五,亞馬遜股價上漲 2.58%,報收 1186 美元,亞馬遜 CEO 貝佐斯財富也突破一千億美元。

據路透社報導,在今年的購物狂歡中,電視機、筆記本電腦、玩具以及遊戲設備,尤其是 PlayStation 4 是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大件」。

為了應對電商的衝擊,線下零售上也在想盡辦法吸引消費者。梅西百貨旗下布魯明黛百貨就在紐約的旗艦店裡搞起了瑜伽課,

高檔時裝店諾德斯特龍則在男裝區擺上了特斯拉汽車,希望吸引男性消費者。

『新聞來源/華爾街見聞』

分類: 商業網站

南非本幣評等降至BB+垃圾級 衝擊南非幣一度急貶

週一, 11/27/2017 - 16:24
南非本幣評等降至BB+垃圾級 衝擊南非幣一度急貶

鉅亨網新聞中心2017/11/27 11:32

 

南非主權評等遭標普進一步降評至BB。(圖:AFP)

國際信評機構標準普爾上周五將南非主權信用評等進一步降至 BB,並下調長期本幣評等至 BB+,衝擊南非幣兌美元跌幅一擴大至 2%。

標普今年 4 月曾將南非主權信用評等降至 BB+,對南非跌落垃圾級主權債券開出第一槍,為南非 2000 年來首次失去標普投資級評等。

長期本幣評等也降至垃圾級

標普此次因南非經濟和財政表現疲軟進一步對南非主權信用評等降評,長期本幣評等也降至垃圾級的 BB+。        

南非投資等級評等地位喪失,意味著祖馬 (Zuma) 政府將面臨更大的壓力,標普表示,降評反映對南非經濟前景公共財政進一步惡化的看法,

並認為近年來的經濟決策主要集中在國民收入的分配而不是成長上,南非經濟停滯不前,外部競爭力受到侵蝕。

此外,標普認為祖馬政府為穩定公共財政而採取的「抵消」措施將無法滿足需要;且就經濟面來說,需要注意南非央行不具獨立性的風險。

分析師認為,年底即將舉行南非執政黨 (ANC) 的黨代表大會,預期可使政治的不穩定性下降,當權者將可以集中精力實施經濟成長措施,並穩定公共財政。

評等展望則上調至「穩定」

因標普則將南非評等展望由「負面」上調至「穩定」,預示著短期內進一步下調評等的可能性不大。

另一方面,穆迪對南非的長期評等雖維持在投資級別 Baa3,但納入評級可能下調的評等。分析師指出,若穆迪也跟進下調至「垃圾」等級的評等,

可能會引發該國債務大量外流,經濟將進一步疲軟。

週五蘭特兌美元一度下跌 2%,來至 14.1585 美元,今年年中以來下跌了 7.5%。

南非幣上周一度急貶。

分類: 商業網站

中國股市「新經濟成長+資本開放」雙引擎啟動 你上車了嗎 ?

週一, 11/27/2017 - 16:21
中國股市「新經濟成長+資本開放」雙引擎啟動 你上車了嗎

鉅亨網新聞中心2017/11/27 12:28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圖:AFP)

中國股市第四季表現向來亮眼,現在又加上新經濟成長與資本開放的雙引擎帶動,引領中國進入新一成長週期,摩根投信指出,

中國股市最大機會點有二,第一在於新經濟領域與消費升級題材的長期趨勢,第二則是隨 A 股入摩等一連串資本開放,大幅提高外資對 A 股的布局機會

摩根中國基金經理人江彥指出,包括滬深港通、債券通、A 股入摩等,近年中國資本開放腳步一波接一波,特別是在今年 6 月 MSCI 納入 A 股之後,

提供外資更方便、多元的方式參與中國市場機會,有望提高外資對於 A 股的興趣,另外,中國養老金買入 A 股,亦可望讓 A 股市場投資者組成更加機構化。

江彥說明,即使今年中國 A 股漲幅較 MSCI 中國指數、H 股等境外中資股跑得慢,

但自從 6 月 A 股入摩後,北向通日均量較上半年的 8.96 億人民幣躍升至 13.3 億,顯示資金對於 A 股後市看升,入市 A 股情緒顯著加溫。

除了 A 股之外,江彥表示,港股通則成為香港 H 股與恆生指數的最大助力,今年來截至 11 月上旬,

淨流入金額高達 5510 億人民幣,超越北向資金,且在 6 月 A 股入摩後北向動能加溫之際,南向資金仍維持穩健流入,近期更創下今年 2 月以來最高單日流入紀錄。

另外,江彥說明,隨著中國股市表現亮眼,市場對配置人民幣及其資產興趣升高,儘管美元指數 10 月以來上漲 1.6%,

但人民幣兌美元仍升值 0.3%,中國外匯存底也在資本流出壓力趨緩下連 9 個月成長;由於中美利差仍處於高位,

且中國基本面持續改善,過去三年累積大量人民幣空頭將有望回補,再增添相關資產投資吸引力。

在新經濟領域與消費升級題材上,江彥指出,今年企業營利動能不僅展現在供給側,更全面性的遍佈在上、

下游產業,包括旅遊、消費等企業財報表現皆十分強勁,反映中國成長已進入新一週期,由過往的舊經濟,

轉型至新經濟領域與消費升級題材帶來的長期增長機會

另一方面,中國製造業活動已自谷底反彈,江彥表示,今年以來中國採購經理人 (PMI) 數據持穩於 50 以上擴張水準,

景氣續航可期,搭配第四季旺季行情加持,有助帶動股市表現更上一層樓。

有鑑於此,江彥建議,現階段投資陸股,不妨鎖定看好具結構改革與長期增長動能,主力布局新經濟機會的消費、

健康醫療與科技自動化產業,像是消費的居家耐用品、食品與飲料、休閒與娛樂,健康醫療的新創藥物開發、消費導向的特色中藥與中醫產業,

以及科技自動化的移動設備功能升級、安防監控、工廠自動化與科技金融。

分類: 商業網站

生產提速?首批特斯拉Model 3或在4周內交付

三, 11/22/2017 - 22:23
生產提速?首批特斯拉Model 3或在4周內交付

鉅亨網新聞中心※來源:華爾街見聞2017/11/22 18:28

0

圖片來源:afp

摘要:有用戶在論壇發帖稱,特斯拉發郵件邀請 Model 3 預訂者選擇外觀和配置。更重要的是,特斯拉網站顯示第一批車「將在四周內交付」 。這表明,Model 3 的生產瓶頸問題或已有所改善。

特斯拉的產能瓶頸一直遭人詬病。不過,現在事情似乎出現了轉機。

在 Reddit 論壇上,一些用戶發帖子,稱他們收到了來自特斯拉的郵件,邀請自己選擇之前預定好的 Model 3 的外觀和配置,他們還貼出了這款車的在線選購配置的截圖。

更令人吃驚的是,這些用戶稱,第一批 Model 3 車型「將在四周內交付」 。這意味着,第一批客戶有望下月提車。

一家名為 Model 3 車主論壇(The Model 3 Owners Club)的網站也在周二發推文,說有用戶被特斯拉告知可以選擇車輛配置了,還被告知四周交付的事。

如果這是事實,那就表明 Model 3 的生產問題已有所解決,製造過程正在提速,特斯拉的首款量產車有望加速亮相街頭。

特斯拉 CEO 馬斯克曾經表示,Model 3 是特斯拉的頭等大事且意義深遠。摩根士丹利指出,如果 Model 3 供不應求,將為特斯拉的股價提供支撐。

就在本月初,特斯拉發財報稱第三季虧損加大,還把每周生產 5000 部 Model 3 的計劃推遲到了 2018 年一季度末。當時,首席執行官 Elon Musk 和財務總監 Deepak Ahuja 還坦誠這是基於生產瓶頸問題,並稱很難預測何時能徹底解決。

特斯拉早前曾預計三季度將生產 1500 部 Model 3,但這並未實現,實際產量只有 260 部。

量產問題已困擾特斯拉多時,上述推遲量產日期的消息一度導致特斯拉股價單日大跌逾 5%。

Model 3 起售價 35000 美元,這只包含最基礎的配置,用戶需要加錢才能享受更多配置。此前汽車分析師曾預測,Model 3 均價將為 4.2 萬美元左右,「旗艦款」或高達 6 萬美元。

『新聞來源/華爾街見聞』

分類: 商業網站

美銀「末日宣言」:2018年上半年見市場大頂

三, 11/22/2017 - 21:59

美銀「末日宣言」:2018年上半年見市場大頂

鉅亨網新聞中心※來源:華爾街見聞2017/11/21 16:27

17

圖片來源:afp

摘要:堅定看空美股卻一再落空的美銀分析師 Michael Hartnett 這一次放出狠話:

隨著一切利好因素到達峰值,明年上半年市場必將見頂,到時候一場大崩盤會以 1987 年、1994 年和 1998 年的方式結束狂歡。

堅定看空美股卻一再落空的美銀分析師 Michael Hartnett 這一次放出狠話:

明年上半年市場必將見頂,到時候結束狂歡的會是一場史詩級的大崩盤!

Hartnett 看空的邏輯很直接,理由是當前刺激美股上漲的利好因素都已經到達峰值了:

多頭持倉碾壓空頭、盈利預期高漲、政策刺激接近最大值。這意味著風險資產的回報率也接近最大值了。

Hartnett 還指出,當前這輪上漲已經逼近突破歷史極限了:

  • 如果標普 500 繼續走高到 2018 年 8 月 22 日,這將是歷史上最長記錄的牛市了;
  • 在過去 220 年裡,股市連續七年表現超過債市的情況只出現過 3 次,上一次是在 1928 年的時候。

Hartnett 已經連續兩年看空美股了。上周,Hartnett 用了一個比喻來描述目前的市場狀態:閉著眼睛飛向太陽。他認為,既然已經身處非理性繁榮的泡沫,下一步就是泡沫破滅。

Hartnett 認為,牛市是 QE 包裝下的人造牛市,與經濟和金融基本邏輯並不符合,未來流動性盛宴的終結也意味著美股牛市之終結。

但韌性十足的美股一再讓 Hartnett 失望,他預測的美股調整時間也從年初預測的下半年,延後至年底,再到現在的明年上半年,預測的調整方式也從一場簡單的大跌升級為閃電大崩盤。

Hartnett 指出在未來數月,這場閃電大崩盤將會以 1987 年、1994 年和 1998 年的方式結束膨脹的泡沫。

既然崩盤時間延後到明年,那麼結束到來前市場將經歷一段更為瘋狂的時期。

Hartnett 表示他的團隊在 2018 年初將繼續看多風險資產:

在量化寬鬆的最後一點威力下,在美國稅改通過的樂觀情緒下,在盈利預期的強勁上修下,投資者將傾全力押注風險資產,推動 S&P 500 指數走高至 2863,那斯達克綜合指數至 8000,美債殖利率高於 2.75%。

但之後風險資產的空氣將越來越稀薄,在下列這些信號出現前,崩盤就將出現:

  • 美銀美林牛熊指數(BofAML Bull & Bear Indicator)高於 8,即稱為「賣出信號」。2001 年以來,該指數有 11 次高於 8,隨後股市均有下跌。目前這一指標值為 6.7;
  • 主動基金開始出現資金流入;
  • 美銀美林全球財富與投資管理(GWIM)股票配置比例高於 63%,再創歷史新高,將是一大賣出信號,目前是 61%。

Hartnett 認為,隨著壓制波動性的央行流動性逐漸退場,到時候可以作多波動性,放空公司債券。

最後,Hartnett 指出,科技泡沫是最大的風險,但它的破滅可能會來得晚一些,會在 2019 年結束,到時候熊市將激發人們對美國聯準會升息的憤怒,甚至出現「占領矽谷」的行動,對不平等政治宣戰。

『新聞來源/華爾街見聞』

分類: 商業網站

〈鉅亨觀點〉尹衍樑急售高鑫 可能是錢卡死在南山人壽、需錢孔急?

三, 11/22/2017 - 21:54
〈鉅亨觀點〉尹衍樑急售高鑫 可能是錢卡死在南山人壽、需錢孔急?

鉅亨網記者陳慧菱 台北2017/11/21 16:56

 

尹衍樑急售高鑫 為籌資救南山?南山人壽反駁:RBC為272%績效良好。(鉅亨網資料照)

有週刊報導,尹衍樑急售高鑫,是為了籌資救南山,主要是因南山人壽近來公司狀況不佳,需要辦理大額現增。對此,南山人壽今 (21) 日發布聲明表示,自 2011 年潤成控股入股南山人壽後,南山人壽即兢兢業業經營保險本業,不論業務開拓或專業投資團隊,均由專業團隊獨立於大股東獨立運作,截至 2017 年 6 月,RBC 為 272%,高於保險法規定的 200% 標準,經營績效良好。

南山人壽表示,截至 2017 年 6 月,RBC 為 272%,高於保險法規定之標準 200%,清償能力無虞,並無報導中所言需要辦理大額增資之事。

此外,南山人壽連續六年獲得中華信用評等「twAA+」、評等展望「穩定」,且今年度之財務風險結構更從「相當允當」等級提升至「稍強」等級;標準普爾 (Standard & Poor’「A-」評等,評等展望「穩定」,為國內民營保險公司最佳之信用評等,足以顯示本公司整體之營運狀況十分強健。

截至今年 10 月底,南山人壽自結獲利已達新台幣 171.6 億,較去年同期成長 3%。帳列金融資產未實現評價損益已較 2016 年底回升 216 億元,且整體金融資產未實現評價損益亦較 2016 年底回升 779 億元,均呈正向發展。

尹衍樑急售高鑫,恐怕是潤泰資金運用的必要途徑,並非獲利,而是需錢孔急

其實,尹衍樑急著出售高鑫,恐怕是當初潤泰入主南山人壽時,曾承諾金管會保險局「十年條款」,即十年以上的長期經營能力,且十年內不轉移股權。

所謂「十年以上的長期經營能力」,主要當時金管會通過尹衍樑投資入主南山人壽,附帶條件是要求尹衍樑須有增資能力,南山人壽資本適足率 250% 以上,若不足 250%,信託帳戶維持 200 億元以上實力,且不可提領,若不足 200 億元,必須補足。

為了符合金管會要求的「長期經營之承諾」,尹衍樑當時就是以高鑫股票 200 億元加上 100 億元的資產,合計共 300 億元作為信託。

正因如此,尹衍樑的錢被南山人壽的「十年之約」卡死,而且也因為「十年之約」,南山人壽也不能上市籌資、分散掉股權,因此南山人壽至今只能申請興櫃,且還須經過金管會嚴審,由此可研判,尹衍樑並非如周刊所言的是要籌資救南山人壽,而恐怕是潤泰集團資金卡死,需錢孔急,所以急著賣掉高鑫。

一來,中國新零售市場把高鑫 (中國大潤發) 打得七零八落,在港股掛牌股價一瀉千里,二來,從尹衍樑賣出高鑫價格賣的其實不算漂亮來看,高鑫交易前停牌價是 8.6 港幣,但卻以每股 6.5 元港幣成交,等於折價 24.41%,與今年初傳出 11 港元交易價來看,更是不到 6 成價,可想而知尹衍樑降價求售恐怕是需錢孔急。

此外,外界質疑,若潤泰把高鑫股票賣掉了,南山人壽的長期承諾何在?其實,據悉,潤泰只是把高鑫股票從保管帳戶拿出賣掉,換成現金就存回去,這筆資金同樣不能任意動用,且金管會持續緊盯南山人壽帳戶,這筆資金未來唯一用途只能用於增資南山人壽之用,因此預期對南山人壽的長期經營承諾不受影響。

分類: 商業網站

蘋果罕見發表論文 闡述自動駕駛汽車技術

三, 11/22/2017 - 21:50
蘋果罕見發表論文 闡述自動駕駛汽車技術

鉅亨網新聞中心※來源:華爾街見聞2017/11/22 20:37

 

圖片來源:afp

摘要:在自動駕駛領域低調又低調的蘋果終於發聲了。在這篇論文中,蘋果給自己的方案取名 VoxelNet,並表示儘管目前只進行過計算機模擬測試,但是 VoxelNet 的性能已大幅優於基於同類技術的 3D 探測方法。

在自動駕駛領域低調又低調的蘋果終於發聲了。近日,蘋果研究人員頗為罕見地公布了一份關於自動駕駛技術的論文。

在這份 11 月 17 日發布於在線期刊《arXiv》的論文中,蘋果研究人員 Yin Zhou 和 Oncel Tuzel 詳細闡述了蘋果自動駕駛技術是如何探測行人和自行車的。

論文顯示,蘋果自動駕駛技術主要依賴一個名為「VoxelNet」的方案來探測 3D 物體:只使用 LiDAR(光學雷達)探測,整個功能通過複雜的計算機視覺和人工智慧執行。

圖片來源:蘋果研究人員論文

LiDAR 是目前自動駕駛技術中主要使用的技術,通過向物體表面發射光束和計算返回的時間,來測量與目標物體之間的距離以及物體的形狀。相比於基於圖片的探測,LiDAR 提供了深度資訊,可以精確確定物體的位置和形狀。

然而由於 3D 空間採樣不均勻、傳感器有效範圍的限制等因素,LiDAR 的點雲非常稀疏,密度也容易改變。

不過蘋果研究人員的論文中寫道:

大部分基於 LiDAR 的 3D 探測,依賴手動特徵表示法(hand-crafted feature representations) 。

在這篇論文中,我們消除了手動特徵的瓶頸,提出了 VoxelNet。這是一種創新的、點到點的可訓練深層架構。我們的方法可以直接在稀疏的 3D 點上運行,並有效捕捉 3D 形狀資訊。

儘管目前該技術只是進行過計算機模擬測試,但是研究人員在論文中表示,他們認為 VoxelNet 的性能要大幅優於目前最先進的基於 LiDAR 3D 探測方法。

當全球的自動駕駛技術正在快速發展的時候,蘋果卻一直對此沉默不語。

早就低調布局的蘋果直到 2016 年底才首次承認。在當時寫給美國國家高速公路監管機構的信中,蘋果表示正在「重金布局機器學習和自動駕駛系統」。

隨後在今年 4 月,蘋果公司又獲得了美國加州車輛管理局的許可證,可以在加州公路上測試無人駕駛汽車。

當無人駕駛汽車的大戰硝煙四起的時候,蘋果 CEO 庫克也在今年 8 月打破沉默,表示創造自動駕駛系統是「所有 AI 項目之母」,他還表示,蘋果是從「核心的技術角度」關注自動駕駛技術。

『新聞來源/華爾街見聞』

分類: 商業網站

中國智慧手機廠Q4整體出貨近1.99億支 占全球比例為48.6%

周日, 11/12/2017 - 14:20
中國智慧手機廠Q4整體出貨近1.99億支 占全球比例為48.6%

鉅亨網記者楊伶雯 台北2017/11/12 11:36

 

中國智慧手機業者第4季出貨預估。(圖:DIGITIMES Research提供)

DIGITIMES Research 根據兩岸智慧型手機產業供應鏈資料統計分析,中國智慧手機業者第 3 季出貨 1.79 億支,

季增 20.8%,年減 0.4%,華為出貨破 4000 萬支,居業者之冠;第 4 季進入海外市場旺季,加上內需市場補貨需求,

預估整體出貨將達 1.99 億支,季增 11.1%,年增 5.5%,占全球比例為 48.6%。

DIGITIMES Research 指出,中國智慧手機業者第 3 季出貨前五大依序是華為、小米、Oppo、步步高及聯想。

其中,華為出貨破 4000 萬支,小米為 2300 萬支,聯想和 TCL 在海外出貨比例都超過 9 成。

展望第 4 季,DIGITIMES Research 表示,在年底旺季需求帶動下,中國業者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預估雖因基期較高,

較第 3 季增幅趨緩,但仍可望季增兩位數百分比,整體出貨量逼近 2 億支大關,且將回復年增走勢。

根據 DIGITIMES Research 統計,中國智慧手機出貨今年呈現逐季成長的表現,第 1 季出貨 1.42 億支,

季減 24.3%,年增 6.5%,占全球比例 45.9%;第 2 季達 1.48 億支,季增 3.9%,年減 4.9%,占全球比例 45.6%;

第 3 季占全球比例 49.8%;預估第 4 季占全球比例為 48.6%。

 

分類: 商業網站

什麼!都漲到7000美元了,你還不知什麼是比特幣

周日, 11/12/2017 - 13:55
什麼!都漲到7000美元了,你還不知什麼是比特幣

鉅亨網編譯林懇2017/11/11 11:38

 

比特幣機器 / 圖:afp

比特幣歷史

比特幣是由電腦位元 bit 與貨幣 coin 所鏈接的詞語,2008 年於比特幣白皮書所發表。

兩種比特幣?

2017 年 8 月,比特幣的總部對貨幣未來的技術有了分支,便開創了「比特幣現金」(bitcoin cash)。

比特幣現金為「硬分叉」也就是說,被新挖礦的比特幣現金不被舊有的比特幣程式所接納。

所以比特幣嚴格來說,有兩種,一種為「比特幣」,一種為「比特幣現金」。

比特幣的單位

每個比特幣 (BTC,或 XBT) 為 100 萬 (100,000,000-) 個 Satoshi (聰)。

換算回來,每一塊 Satoshi (聰) 則是 0.00000001 個比特幣 (BTC)

比特幣量

全球的比特幣量用程式計算,會發現比特幣是「限量」的。越早「挖礦」的人得到的比特幣越多,

而未來「挖礦」較難挖,得到的報酬率也越低。

不同於各國的貨幣,比特幣沒有央行,同樣的,無法進行貨幣寬鬆 QE 或縮表政策。

如果「比特幣在人們的心中永遠有價值」這句話成立,那比特幣理論上是無法貶值,只能增值,因「供應量」有限。

比特幣「數量」/ 圖:Bitcoinwiki

比特幣擁有權

比特幣的擁有者擁有著 3 種物品。

一種為「比特幣地址」bitcoin address,

一個「比特幣錢包」bitcoin wallet,

與私人鑰匙。

在實體世界裡,一個人可以擁有很多個錢包,而很多個錢包裡也含著多張卡片與多張紙鈔。

同樣的,比特幣擁有者為一人,

但可擁有多個比特幣錢包,與多位比特幣地址。沒有錢包或地址的上限。

一個比特幣錢包內含著比特幣地址,及私人鑰匙。

比特幣錢包與地址

私人鑰匙要好好保管,且不能讓他人得知,擁有私人鑰匙就同樣為擁有比特幣。

比特幣地址範例 / 圖:《駕馭比特幣》

比特幣地址是一串特殊代碼,通常會以數字「1」或「3」開頭,使用者也可選擇以 QR code 方式傳遞。用戶可將地址公佈於眾,

而任何人如需支付用戶,可透過此地址進行交易。

seafood 求供養 / 圖:99bitcoins

全球最有錢的比特幣地址

全球最有錢的比特幣地址 / 圖:bitinfocharts

分類: 商業網站

〈鉅亨觀點〉新零售新噱頭 看中國怎麼玩雙11

周日, 11/12/2017 - 13:52
〈鉅亨觀點〉新零售新噱頭 看中國怎麼玩雙11

鉅亨網記者王莞甯 台北2017/11/12 11:54

 

2017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單日商品交易總額再創新高。(圖:阿里巴巴提供)

於 2009 年起源於中國的雙 11 光棍節,至今已演變成電商購物業者的全年促銷最大檔,在台灣,

各大網購平台從過去 3 年起,開始跟進重手行銷做活動搶人氣買氣,不過,可觀察到從今年的雙 11 起,

中國的阿里巴巴、京東和蘇寧雲商等都積極導入「新零售」,除了 O2O,發展出無人倉儲、無人商店、機器人、

AI 導購和沉浸式購物等,不斷引領著電商業變革。

今年中國雙 11 的熱度再次破表,其中,全球最大的購物狂歡節─2017 天貓雙 11 全球狂歡節單日商品交易總額衝上人民幣 1682 億元,

再創新高紀錄,其中,行動購物成交占比高達 90%;而全球支付寶交易總筆數達 14.8 億筆,年增幅高達 41%,

每秒交易創建筆數達 32.5 萬筆,年增幅高達 1 倍,全日物流訂單總量達到 8.12 億個。

同時,阿里巴巴統計,在雙 11 期間手機淘寶和手機天貓的直播和短片總播放次數超過 340 億次,總觀看人次超過 30 億,

在人氣高漲的推升下,天貓中共有 167 個商家當日成交過人民幣 1 億元,17 個商家成交超過人民幣 5 億元,6 個商家成交超過人民幣 10 億元。

到底中國電商業者如何將新零售趨勢體現在今年的雙 11 購物節中?阿里巴巴今年啟動智能物流─菜鳥和聯盟物流公司運用機器人服務,

大規模啟用了機器人倉庫、AGV 機器人、全自動流水線和機械臂等。

在物流體系不斷強化的同時,天貓和淘寶今年雙 11 強打預售折扣,現金券和群戰隊紅包等綁住客群。

而阿里巴巴在跨境電商上的著墨也在今年明顯看到成果,天貓國際將覆蓋 14500 個海外品牌和海外百貨店導入購物節中,

包括大型連鎖百貨梅西和日本連鎖藥妝店松本清。

除了阿里巴巴,京東首次進駐香港、澳門和台灣推出免運費政策,並聯合騰訊,透過社交和購物平台的客戶數據精準大數據營銷。

蘇寧也不落人後,不僅在 O2O 門店推出機器人導購,雙 11 期間還在一線城市設立 20 個無人店,甚至於旗下酒店推出沉浸式購物,

讓入住旅客可直接將把喜歡的床品買回家,將酒店發展成另一個展示場。

分類: 商業網站

一家電影院轉型成一家電商 星美如何做到的?

周日, 11/12/2017 - 09:31
一家電影院轉型成一家電商 星美如何做到的?

鉅亨網新聞中心※來源:亞太商訊2017/11/12 09:13

 

星美集團從一家電影院,結合會員及大數據,發展成電商。(星美官網)

 隨著互聯網加速向實體經濟進行滲透,一個全新的時代已經向我們打開。影院作為傳統實體經濟的代表,也正在加速擁抱互聯網。

作為國內老牌影院代表的星美也如火如荼的大搞 “新零售”,引發了行業及媒體的強烈關注,

如艾維電影近期刊文:《馬雲到底說了啥?讓影院 “不務正業” 搞起了 “新零售”》。

文中對星美是如何運作 “新零售” 模式做了簡單的淺析,不難發現,星美的創新基本上是基於幾個關鍵要素,

即:互聯網、科技驅動、會員、場景、社交。

告別傳統,場景融合與再造

其實早在 2012 年,星美集團就率先創辦了基於影院管道的零售線下體驗店——星美匯。

為所有星美會員和觀影人群提供最便捷的生活服務和高品質商品銷售,服務涵蓋影院周邊 2 公里範圍,提供免費配送體驗

星美早人一步在行業內率先完成了傳統影院轉型,成功實現了陣地場景再造。舉個身邊的例子,在傳統影院的消費場景中,

為會員提供的大都是:爆米花、飲料、餐食、衍生品、娛樂區域,而在星美,會員能夠獲取到:家居、紅酒、母嬰、3C 等全品類生活用品,真正實現了會員與品牌之間的交互。

在這個風口,互聯網逐漸與線下場景進行融合,入口和流量的價值也逐漸被各個品牌所深度探索,

簡單來看,“星美匯” 即是場景也是入口,而線上的流量和線下的用戶也無形間進行著互聯和轉化。

加速線上佈局,星美 “新零售” 模式端倪初現

當線下入口與場景的再造已日趨成熟,2015 年,星美率先在行業內發佈了線上綜合服務平台——星美生活,正式對線上平台資源進行整合,

業務涉及觀影、互聯網、通信、購物、物流、旅遊、科技、金融等。

曾經線上和線下邊界是模糊的,並沒有形成完整的流量循環體系,只是為了讓使用者體會更為便捷的服務,

會員的深層需求是什麼?二次傳播怎麼做?用戶行為畫像是怎樣的?“星美生活” 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打造 “星美生活” 的生態閉環。

“星美生活” 不單是豐富商品類別,而是逐步強化會員體系,針對自身數位化平台進行優化,完成物流配送體系的搭建。

最終,當 “星美生活” 的會員已經突破了 4000 萬規模的時候,入口和場景已經搭載完成,生態鏈條體系已經逐步強化,

最終星美在做的只是簡單通過 “大資料運營” 進行了變現,因為星美掌握每一個用戶的觀影頻次、時間習性、購物歷史,

掌握了不同城市線影城的會員消費習慣,也掌握了每一件商品的線上庫存、銷售狀況等。

科技驅動 + 會員運營 星美 “新零售” 模式橫空出世
“純電商時代已經過去,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一說,只有新零售。” 馬雲在阿里雲棲大會上的一句話,

讓 “新零售” 的概念火爆全行業,而當星美的所有線上線下佈局已經日趨完善,對於 “新零售” 又是怎樣去做的呢?

艾維電影在撰文中提到:星美 “新零售” 模式的利用,讓其在經營成本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反而成功拓寬盈利管道,

票價更具市場競爭力,降低了觀影門檻,會員數量大幅增加。

星美的 “新零售” 模式充分得到會員認可,讓會員的消費潛力得到進一步釋放,也幫助用戶完成社交、觀影、購物等一切生活需求,

通過生態閉環的打造,打破了傳統影院票房 + 賣品的單一模式,從而擺脫了影院對於票房的過度依賴,實現了良性迴圈。

星美會員現已達到 4000 萬,通過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對會員觀影頻次,客單價、消費行為等資料進行全面分析

對會員實行精准畫像,會員喜歡什麼樣的服務、需要什麼樣的商品,以及購買能力如何,都清晰地呈現在系統當中,

這就為會員提供個性化的定制服務打下了良好基礎,為會員提供更有價值感的購物體驗。

舉例來看,星美可以準確篩選出品質使用者群體,這部分會員的觀影頻次較高,且對於影廳有明確要求,

主要以 IMAX、中國巨幕為主,客單價較高。據悉,星美全國影院客單價平均為 45 元左右,

而品質類客戶由於對價格並不敏感,單場次電影消費往往大幅超出平均消費,加上零食等普遍消費額度在 200 元以上,

追求生活品質是這類會員的重要標籤。星美順勢推出具備社交屬性的酒類產品,如:與茅台集團共同出品的猴年定制茅臺、

進口的高品質法國紅酒等。正是因為有了精准的會員畫像,才造就了目前每年約 40 萬瓶紅酒的銷售業績。

正是星美運用大資料、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技術手段,對會員實行標籤化管理,才有了社群行銷的實現,

在星美,他們不僅是影迷,更是星美的紅酒會員。雙重屬性讓會員突破了觀影局限,更讓星美客單價格出現上升,

最終實現了影院與會員的雙贏局面。這會增加根據會員需求的定制產品,這也是 “新零售” 與普通商品賣場最大的區別之一。

資訊化時代,影院因其所具備的社交屬性,不僅成為線上和線下的一個重要結點,更是消費者場景體驗、眾多品牌的產品平台、

甚至可以成為 “新零售” 線下物流倉庫,最大程度上拓展影院的增值空間。星美影商城現已遍佈全國 140 多個城市,會員觀影時下單,產品送往異地,

通過後台資料處理,當地星美影商城會在第一時間接到派單任務,2 小時內,異地的親朋好友就可以收到商品,這比其他快遞都要快,而且是配送服務是免費的,

這種購物體驗極大提升用戶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影院最主要的職能是電影放映,但最主要的收入是來自票房的這一道理已經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星美的 “新零售” 模式的發展未來將充滿無限可能。(亞太商訊)Copyright 2017 ACN Newswire. All rights reserved.

 

分類: 商業網站

美國經濟 誰與爭鋒?ISM非製造業指數狂刷12年新高

周日, 11/05/2017 - 21:20
美國經濟 誰與爭鋒?ISM非製造業指數狂刷12年新高

鉅亨網編譯許光吟 綜合外電  2017-11-03 23:20

 

週五 (3 日)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 (ISM) 公布十月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數據為 60.1,

驚喜地刷下近十二年新高。

 

ISM 非製造業 PMI 走勢圖 (2007 年至今表現) 圖片來源:tradingeconomics

進一步分拆 ISM 非製造業 PMI 數據來看,十月新訂單指數小幅下挫 0.2 個百分點至 62.8,

但仍是連續 99 個月高於 50 的景氣分水線,新訂單的景氣是持續地在擴張當中。

而就業指數則上升至 57.7,連續 44 個月擴張;商業活動上升至 62.2,也是刷下連續 99 個的景氣擴張紀錄。

統計 ISM 非製造業所統計的行業領域,其中有 16 個服務業領域呈現成長,

值得注意的是休閒、娛樂、教育、藝術等行業的景氣是出現衰退。

ISM 服務業調查中心主任 Anthony Nieves 對十月 ISM 非製造業數據表示,從數據上來看,大多數的美國服務業的景氣仍是呈現繼續擴張,

這將對第四季美國經濟之表現形成強力支撐。

在 ISM 十月非製造業 PMI 寫下近十二年新高的帶動之下,

週五 (3 日) 美元指數短線聞聲快速走高,截至週五 (3 日) 晚間 23 時許,美元指數暫報 94.89 點,準備挑戰 95.00 點的整數大關。

分類: 商業網站

火星撞地球:博通收購高通背後的深度分析

周日, 11/05/2017 - 21:01
火星撞地球:博通收購高通背後的深度分析

鉅亨網新聞中心※來源:矽說2017/11/04 14:46

 

圖片來源:afp

 

美國時間週五,傳出消息說博通正在考慮以 1000 億美元的股票和現金收購高通。這將可能是半導體行業歷史上最大的收購案,

如果博通和高通能成功合併則將會成為英特爾和三星之後的全球第三大半導體企業。

消息傳出後,兩家的股票紛紛大漲,可見資本市場對於兩家合併一事持積極態度。

安華高的崛起:

安華高 (Avago) 最初是安捷倫的半導體部門,獨立之後在射頻前端器件領域成為了全球領先的公司,

並且擁有強大的現金流,於是開啟了買買買之路,以快速收購來擴展其業務版圖。在幾年前先是收購了 LSI,

之後在 2015 年,安華高以 370 億美金的收購了博通,成為當時最大的一筆半導體收購案。

在併購了博通並成立新博通之後,安華高的 Hock Tan 也入主了合併後的公司。

Hock 的管理風格簡練而有力,把原來重視技術研發,工程師文化強烈且有「UCLA 校辦工廠」

(原博通創始人 Henry Samueli 系 UCLA 電子工程系教授) 之稱的博通改造成了一切向市場和營收看齊,

讓博通從手機 SoC 業務徹底失敗後的頹勢中迅速走了出來。

此次合併讓博通在射頻 SoC 領域深厚的積累與安華高在射頻前端器件領域的優勢很好地結合在了一起,

於是我們看到了新博通漂亮的財報以及快速上漲的股票。

在高通青黃不接之時,Hock Tan 再次出手:

相比蒸蒸日上的新博通,高通在最近的業務可謂有一些尷尬。高通的問題出在兩方面。

首先,從技術更替的角度來說,高通憑藉著十數年在通訊領域的積累,其最擅長的領域可謂是高端手機晶片。

然而,一方面,高通的技術優勢在慢慢削減:在 3G 時代,高通可謂是一枝獨秀,

而到了 4G 時代,高通在 4G 推出初期領先幅度巨大,然而之後隨著聯發科、華為海思等企業追趕現在競爭已經非常激烈,

優勢已不復過去。現在高通正在積極佈局 5G,希望在 5G 正式推出的時候再次佔據市場制高點。

現在對高通來說恰恰是黎明前的黑暗:4G 增長勢頭不能讓高通滿意,而 5G 市場還沒正式開始。

另一個方面是商業模式。高通之前的商業模式,可以說是用大量專利費的收入來補貼高昂的研發成本,

因此其技術能始終走在市場前列。然而,這個模式正在遭到各大公司以及各地政府的挑戰。

由於高通擁有通信協議的專利,高通之前的專利收費模式非常霸道,是按照手機整體價格收費,

即使你手機中高通的晶片只佔總體成本的很小一部分。這個模式讓其他手機公司叫苦不迭,被稱為「高通稅」,

而從幾年前開始也被各地政府 (中國、歐洲等) 頻頻以不公平交易的罪名制裁,在制裁之後高通的專利收入也逐步下降。

在政府制裁之後,手機巨頭蘋果也加入了討伐高通專業收費模式的陣列,向美國法院起訴高通,

直指高通專利收費模式,阻礙了蘋果創新,蘋果在手機中加入了自己研發的新科技從而能讓手機賣更好的價錢,

而高通的按手機整機比例收取專利費的模式,卻也要從蘋果的研發成果中分一杯羹。

高通在青黃不接之際,股價從今年年初到現在已經下跌了 16%,

甚至連 NXP 的收購案也因為監管的原因遲遲沒發完成。就在這時候,Hock Tan 出手了。

博通對高通的收購意味著傳統半導體行業已經步入中年:

近幾年半導體業收購頻頻,究竟是為什麼?

在這裡,我們認為主要原因是摩爾定律遇到了瓶頸。

在之前,摩爾定律背後的邏輯是:半導體行業需要以一個合適的速度增長以實現利潤的最大化。

上世紀 60 年代,摩爾發現半導體電晶體製程發展的速度對於一個半導體廠商至關重要。

隨著製程的進化,同樣的晶片的製造成本會更低,因為單位面積晶體管數量提升導致相同的晶片所需要的面積縮小。

所以製程發展速度如果過慢,則意味著晶片製作成本居高不下,導致利潤無法擴大。

另一方面,如果孤注一擲把所有的資本都用來發展新製程,則風險太大,一旦研發失敗公司就完蛋了。

摩爾發現當時市場上成功的半導體廠商的製程進化速度大約是每年半導體晶片上集成的電晶體數量翻倍,

於是寫了著名的論文告訴大家這個發展速度是成本與風險之間一個良好的折中,

半導體業以後發展可以按照這個速度來。

摩爾定律背後的終極推動力其實是經濟因素。依據摩爾定律縮小特徵尺寸獲得紅利的過程就像挖掘金礦:

在過去,離地表較近比較容易挖掘的金礦已經被挖光了,到了今天,剩下的都是金礦深處的難啃的骨頭。

晶片特徵尺寸縮小已經越來越困難,必須克服各種科學技術和工程上的難題。

歸根到底,再繼續縮小特徵尺寸不是不能做,只是要錢,很多錢。

隨著特徵尺寸縮小,晶片的成本上升很快,晶片的成本包括 NRE 成本

(Non-Recurring Engineering,指晶片設計和掩膜製作成本,對於一塊晶片而言這些成本是一次性的)

和製造成本 (即每塊晶片製造的成本)。在先進工藝製程,由於工藝的複雜性,NRE 成本非常高。

例如 FinFET 工藝往往需要使用 double patterning 技術,而且金屬層數可達 15 層之多,

導致掩膜製作非常昂貴。另外,複雜工藝的設計規則也非常複雜,工程師需要許多時間去學習,這也增加了 NRE 成本。

對於由先進製程製造的晶片,每塊晶片的毛利率較使用落後製程製造的晶片要高,

但是高昂的 NRE 成本意味著由先進製程製作的晶片需要更多的銷量才能實現真正盈利。

這使得晶片設計和製造所需要的資本越來越高,而無力負擔先進工藝製程的中小廠商則不得不繼續使用較舊的工藝。

這也部分地打破了摩爾定律「投資發展製程 - 晶片生產成本降低 - 用部分利潤繼續投資發展製程」的邏輯。

隨著摩爾定律背後的邏輯慢慢失效,半導體行業也慢慢地與鋼鐵,石油等傳統大工業越來越像:進入門檻高,資金需求大,

之前幾個工程師孤軍奮戰在自家車庫裡設計出商用晶片的浪漫故事不再出現,因為缺少資金的支持不可能使用先進工藝,

而不使用先進工藝在市場上就缺乏競爭力。

對於大公司而言,由於先進工藝需要的資本越來越多,意味著研發新產品的風險也越來越大。

越來越多的公司在市場上的策略從拼命做新產品與競爭對手死磕變成瞭如何降低風險在市場上堅持下來。

於是,伴隨著 2008 年後的資本寬鬆,我們在這兩年看到了半導體行業前所未見的公司兼併與重組。

2015、2016 年我們都看到了數千億美金的總收購額,而今天我們更是看到了看到了博通和高通「火星撞地球」式的千億美元合併案。

這輪兼併也是半導體行業走向成熟期的標誌之一,意味著將來一方面使用先進工藝的成本越來越高,

另一方面在手機、處理器等豪強兼併的傳統市場上的玩家都是巨頭,新玩家幾乎不可能去挑戰這些巨頭。

半導體行業的機會在於人工智慧機器:

那麼,是不是說半導體行業已經沒有機會了呢?並不是!但是,要尋找機會,必須要把眼光從傳統半導體市場移開,去看新興市場。

在今天,這個新興市場就是以人工智慧為主題的智慧機器市場。

什麼是智慧機器?舉個例子,物聯網的智慧交通燈控制系統,在各個角落鋪開海量傳感器隨時監控各條道路的交通流量,

彙總信息到雲端伺服器,經過人工智慧計算後,智慧地調整每個交通燈的紅綠燈時間。

這一整個系統就符合 AI 人工智慧機器的定義,但是這個機器的很多部分是無形的。

在 AI 智慧機器中,就孕育著半導體行業的新機會。

不妨看看一個 AI 智慧機器中會用到多少新的晶片吧!如果將 AI 智慧機器與人體相類比的話,會需要以下部分:

* 大腦:核心處理器晶片,負責執行算法。

深度學習中使用的計算晶片和通常的 CPU 甚至 GPU 都有很大不同,因此需要重新設計,

這也是處理器領域的一個新機遇。 Google 推出了 TPU,Nvidia 即將推出開源的 DLA,

Amazon 和微軟都在使用 FPGA 加速雲計算,

而在終端邊緣計算如何設計效率最高的晶片目前還沒有定論,

目前和未來幾年內可以說是深度學習相關處理器晶片發展的黃金時期。

* 五官:傳感器晶片,負責從環境中感知信息。海量的物聯網節點需要的傳感器根據不同的感應信號和功耗、

靈敏度需求會有一個巨量的長尾市場,

「長尾」的意思就是不同的品類都有屬於自己的小市場,而不會有一款通用的傳感器來吃下整個市場。

* 神經:無線連接晶片,負責把傳感器的信號傳回雲端。無線連接需要做到超低功耗,

目前的 IoT 無線連接技術在人體植入晶片等地方還無法達到要求,所以還有許多路要走,

同時也會出現許多新的公司和新的技術,為射頻市場帶來新的活力。

由此可見, AI 智慧機器離不開晶片,而且隨著機器的進化,晶片也會隨之進化,

晶片這一行並不會缺工。隨著機器用途、種類的越來越多,晶片的需求也會大量增長。

我們不妨回顧一下,之前的晶片和機器發展之間的關係。在上世紀 80 年代到本世紀初,

半導體領域的強勁增長來源於個人電腦 PC 的普及;在本世紀初隨著互聯網泡沫破滅,

半導體行業萎靡了幾年,但是之後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半導體行業再次恢復了強勁增長。

PC,智慧型手機等都是典型的新機器;而下一代 AI 智慧機器則會比 PC 和智慧型手機的市場量遠遠要大,

因此對於半導體集成電路市場的驅動力要遠遠大於之前的兩波增長。

分類: 商業網站

習近平地位堅固後的健康中國大商機

周日, 11/05/2017 - 20:40
習近平地位堅固後的健康中國大商機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來源:萬寶週刊2017/11/05 09:56

 

習近平主導的十九大閉幕,接下來幾年,十三億人口都看他了。(AFP)

【撰文/約瑟夫】

中共十九大為維穩股市,官方要求發盈警的上市公司,延遲公布第 3 季業績,以確保會議期間股市穩定;十九大閉幕後,北上資金退場,

A 股有利多出盡疑慮,港股也陷入整理,具政策利多且低基期的美麗與健康中國相關的環保、醫藥族群為留意方向。

A 股有價值泡沫?

港交所統計,近期互聯互通的滬股通、深股通連續出現淨賣超,淨賣出金額達到近 1 年最高,北上資金熱情消退,十九大期間外資大舉離場,

代表權重股的滬深 300 指數再創 2015 年 8 月新高後,開始有補跌壓力。自 2016 年 2 月 A 股重回慢牛行情,價值股抬頭,白酒、銀行、保險、家電等大型藍籌族群帶動,

上證 50 指數大漲 42.6%、滬深 300 上漲 36.5%,上證指數上漲 24.8%,但是代表新經濟與高科技板塊的創業板指數則下跌 4.9%;

A 股的三大權重指數雖創新高,但仍有近 7 成股票下跌,漲跌比極端成隱憂。貴州茅台 (600519) 是過去價值股領頭羊,

第 3 季財報淨利大增 60.3%,10 月 27 日收盤再創歷史新高,大漲 7.36%至 649.63 元人民幣;該公司今年大漲超過 8 成,

總市值達 8161 億人民幣,超越中石化 (600028) 在 A 股排第 8 位,本益比近 50 倍,A 股需留意價值泡沫風險。

港股轉進低基期股

今年北水南下為港股重要推手,統計至 10 月 27 日止,南向資金近 1 年淨流入為 2898 億元人民幣,約 3400 億港元,

推升恒指至 10 月 19 日最高見 28798 點,創 2007 年 12 月來新高,最大漲幅達 30.9%。北水流入,也讓主要投資在港股的大陸 QDII 基金收益大增;

今年前 3 季 206 檔 QDII 基金平均收益率為 12%,約 1/4 的 QDII 基金報酬率超過 20%,並有 4 檔基金報酬率超過 40%,今年是 QDII 基金史上收益率最佳。

今年 QDII 重壓汽車、科網股,其中吉利汽車 (00175.HK) 漲幅超過 2 倍,為法人重倉族群,

但接近年底,汽車股節漲賣壓浮現,加上地產調控壓力增加,

拖累明年 GDP 成長,南向資金逐漸由高基期的中資汽車、中資地產及科網股轉向具政策扶持的低基期族群,如前期說明的環保與潔淨能源;

未來有健康中國概念也成為重要施政方向,醫藥股也成為資金轉入受惠族群。大陸國務院 10 月 8 日發布醫藥審批制度改革與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政策,

將推動新藥加快審批上市,並接受海外新藥的臨床數據等,加上十九大對「健康中國」,包括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及健全藥品供應保障制度等規劃,

都有利於醫藥股成為投資新寵。

醫藥股有低基期優勢

目前港股受惠大陸新藥題材如復星國際 (00656.HK)、麗珠醫藥 (01513.H K)、白雲山 (00874.H K)、綠葉製藥 (02186.HK)、復星醫藥 (02196.HK)、

中國生物製藥 (01177.HK),及醫院股的鳳凰醫療 (01515.hk)、環球醫療 (02666.HK) 都是 10 月大漲族群。復星國際為大陸最大創投控股民企,

上半年淨利年增 33.6%至 58.6 億人民幣,EPS 為 0.68 元,創歷史新高;該公司利潤高成長外,過去幾年持續優化資產負債表,

淨債務比率由 2013 年的 86%下降至上半年底 47.4%;集團現金增加 50%至 782.4 億人民幣;未使用銀行授信額度上升 11.6%達 1767.6 億人民幣;

至今年 6 月 30 日,每股淨值達 30.23 港元,目前本淨比約 0.65 倍,以今年獲利預估本益比約 11 倍,具價值投資吸引力。

復星國際旗下的醫療平台復星醫藥,上半年淨利年增 13%至 16.9 億人民幣,EPS 為 0.7 元;

該公司持續於海外收購與投資新藥開發公司及相關技術,未來展望佳。

來源:《萬寶週刊》 1253 期

分類: 商業網站

陶冬:聯儲新主出場 英國利率開漲

周日, 11/05/2017 - 20:33
陶冬:聯儲新主出場 英國利率開漲

鉅亨網新聞中心2017/11/05 12:36

 

瑞士信貸私人銀行高級顧問陶冬(鉅亨網資料照)

瑞士信貸私人銀行高級顧問陶冬在部落格發文分析,認為準 Fed 主席鮑威爾重視凝聚共識,不會貿然行事。

有評論員拿他缺乏經濟學教育學歷說事,這個不是問題,過去幾十年中最好的聯儲主席是經濟學家,最差的也是經濟學家。以下為陶冬部落格全文:

上週重大事件頗多,美股、美債、美元和石油價格比翼齊飛。特朗普推薦 J 鮑威爾擔任下一任聯儲主席,市場憧憬沒有耶倫的耶倫時代得以持續,

貨幣政策維持寬鬆狀態,美國債市火爆,十年期國債利率下挫 7 點至 2.33%。科技公司的盈利表現繼續靚麗,參議院公佈稅改綱要,

納斯達克、道瓊斯和 S&P500 再攀新高。十月份非農就業人數增加弱過市場預期,時薪零增長,進一步增強了市場對溫和貨幣政策前景的信心。

這種場景下,美元照理應該走弱,不過其他貨幣更弱,美元指數略有上揚。英國央行決定加息 25 點,這是 10 年來首次加息,爭議頗大,不過市場對此已廣為消化,英鎊略貶,富時 100 指數創出新高。西班牙政府迅速鎮壓加泰羅尼亞自治運動,拘捕獨立人士,西班牙股市、債市均現弱勢,並拖累歐元。在央行示弱比拼中,歐洲央行表演最佳,歐洲央行上週會議和德拉吉宣示 “less for longer”,德國國債受到追捧,歐元匯率積弱。OPEC 與俄羅斯在減產問題上接近達成一致,石油價格企穩 60 美元樓上,布倫特期油漲到每桶 62 美元。全球風險市場都在增風險權重,黃金上週每盎司下降 3 美元。

特朗普提名杰羅姆 - 鮑威爾為第十任美國聯儲主席,經過參議院通過後,他將於明年二月升任世界最大央行的掌門人。

尋找下一任聯儲主席的過程,被特朗普的非常規披露和英國賭盤的賠率變化搞得馬戲團化了,不過這卻也是耶倫連任之外最可以體現政策連續性的人事選擇。

自從 2012 年成為聯儲理事,鮑威爾在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所有貨幣政策投票中,均投下了 “yes“票,可謂是橫跨伯南克、耶倫兩朝的”

牛步退出 “戰略的堅定支持者。以他的個性看,鮑威爾重視凝聚共識,不會貿然行事。有評論員拿他缺乏經濟學教育學歷說事,筆者認為這個不是問題,

\過去幾十年中最好的聯儲主席是經濟學家,最差的也是經濟學家,聯邦儲備局內有許多優秀的經濟學家提供政策選項,關鍵是掌舵人如何凝聚共識,

關鍵是掌舵人如何拍板決策。筆者看來,新任聯儲主席無需擁有經濟學學位,但必須有能力既慎重又果斷地處理貨幣環境正常化的問題,

必鬚麵如何處置資產泡沫橫飛的挑戰,他的決策對美元走勢、資金流向、金融穩定具有莫大的影響,他的決策將對全世界的未來具有莫大的影響。

美國十月份非農就業增加了 261K,接近筆者估計的 260K,不過低於市場均值 313K,時薪環比零增長,低於市場預期的 0.2%,失業率則略降至 4.1%。

這組數據明顯地受到上月颶風的影響,統計噪音較重,不過整體上仍能看出勞工市場繼續收緊,而工資增長溫和,這和颶風前的趨勢基本一致,

12 月再次加息的概率沒有因此而有大的變化。現任聯儲主席擺脫掉了能否連任的患得患失,更會在離任之前為自己恪守職責、堅持退出書寫一個句號。

筆者預期耶倫在 12 月推動加息 25 點。

英格蘭銀行上調了政策利率 25 點,這是該行 2007 年以來首次加息。上次加息後不久,就爆發了北岩銀行擠提時間,那是 1866 年之後英國發生的第一次大規模銀行擠提。

和其他國家不同,英國的通貨膨脹率超過了 2% 的政策目標,英國央行是由一位外國人卡尼主導的,所以英國在加息上出手果斷。出乎卡尼預料的是,

市場用鴿派的加息來形容央行的舉措,英鎊不升反跌。第二天央行副行長立即開口,說不要低估 BoE 的加息決心。BoE 在和經濟分析員的交流中,

一般表露在 2020 年前起碼再加息兩次,不過市場不太相信,筆者也持懷疑態度。英國政府一直低估英國脫歐對海外資金流入的影響,低估對經濟的影響。

的確跨國企業的退出尚不明顯,但是最近金融業已經開始了部分功能的轉移。英國政府在同歐盟的談判上不得要領,在延續關稅優惠上寸步未進,假如持續下去,

勢必帶來企業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懼,明年情況可能大幅惡化。英格蘭銀行的政策決定不可能脫離經濟基本面,一切取決於英國經濟明年會不會出現增長滑坡。

經歷了上星期超級數據/事件週之後,本週沒有太重要的數據或預定的事件,特朗普的亞洲行值得關注,而市場會花時間了解稅改法案的細節。

分類: 商業網站

【郭恭克專欄】低股價淨值比是被低估的價值股嗎?

週六, 10/28/2017 - 17:37
【郭恭克專欄】低股價淨值比是被低估的價值股嗎?

郭恭克2017/07/20 09:36

 

(圖:AFP)

讀者一定看過不少證券分析師在媒體將低股價淨值比的公司羅列整理在一張表中,然後告訴大家那些股票的股價淨值比很低、甚至不到一倍,便稱其股價嚴重低估。這種說法可靠嗎?符合嚴謹的學理邏輯嗎?以下讓我們來思考這個大家常常被誤導的問題。

股價淨值比 = 股價 / 普通股每股淨值 → 股價 = 股價淨值比 * 普通股每股淨值

所謂普通股每股淨值是以公司總資產減掉公司的總負債的餘額,即一般所稱的股東權益淨額,也叫公司淨值,除以公司發行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所得到的數字就是普通股每股淨值。公司淨值代表公司股東投資的歷史會計成本。

股東權益 = 淨值 = 總資產 – 總負債

普通股每股淨值 = 股東權益 / 發行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

這個方法認為,股票價值決定於股價淨值比與普通股每股淨值的乘積,也就是主張公司價值應是歷史會計成本的一定倍數。按此說法,則若能找出一家公司合理的股價淨值比,則股票價值的評價便迎刃而解。只可惜,與本益比法一樣,此方法也存有下面的缺點:

第一,不同產業或不同股本,甚至獲利能力不同的公司,應該使用幾倍的股價淨值比,這個評價模型無法清楚交代區隔標準。

第二,公司淨值乃總資產減總負債後的餘額,也是股東投資的歷史會計成本,以一家公司的歷史會計成本的高低直接來決定公司價值,而不問公司運用資產所能創造盈餘或現金收入的能力,恐怕將顯得十分可笑。

但是,從學術的實證研究中,又發現眾多低股價淨值比的股票,其投資報酬率明顯優於市場平均報酬率;並同時發現,以低股價淨值比為選股核心準則的一籃子股票投資組合,其投資報酬率也優於高股價淨值比的股票投資組合。此顯示,從為數眾多的低股價淨值比股票中,選出投資報酬率較高股票的機會較大,確實是存在的。然而,一般投資大眾、甚至投資機構法人的投資標的,卻非以眾多低股價淨值比為唯一原則,持有為數眾多的不同投資標的,他們最後仍必須在眾多低股價淨值比的公司中選出股價較具上漲潛力的公司。

由股利折現模型知道影響公司股票價值的主要因子有:公司盈餘 (股利)、盈餘成長率、再投資率、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產業景氣展望等客觀因素,加上投資人本身要求的最低要求報酬率 (K) 的主觀因素。此顯示,公司的獲利能力、產業前景、管理者的投資決策,都是影響公司股票價值的重要決定因子。

細心的讀者可以發現,股利折現評價模型與股價淨值比評價模型之間,存在兩個共同關連性因子,即股東權益報酬率與每股淨值。

股東權益報酬率(ROE) = 稅後盈餘 / 股東權益 = (稅後盈餘 / 普通股發行流通在外股數) / (股東權益 /普通股發行流通在外股數) = 每股會計盈餘 / 普通股每股淨值

每股會計盈餘是股利折現評價模型的主要動因來源,而透過每股淨值所可享有的會計盈餘回報率,即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就可以讓這兩個股票價值評價模型取得連結。

股價 = 股價淨值比 * 普通股每股淨值 = 股價淨值比 * ( EPS / ROE )

假設股價與與每股會計盈餘是已經確定的數字,則產生下面的邏輯關係:

ROE 越高 → 公司的股價淨值比越高 → 隱含公司股價越高

ROE 越低 → 公司的股價淨值比越低 → 隱含公司股價越低

由此推論,可以看到,當加入股東權益報酬率的觀念後,普通股每股淨值不再只是一個生硬且沒有意義的會計成本數字,它的價值來自於淨值的回報率 (即股東權益報酬率) 的高低:公司的淨值回報率越高,公司的股價淨值比越高;公司的淨值回報率越低,公司的股價淨值比也越低。

事實上,讀者除在低股價淨值比的眾多投資標的之中,應加入股東權益報酬率高低的評量因子外,應進一步考量隱藏於以「會計原則~ 應計基礎」計算而得股東權益報酬率高低,其稅後盈餘的盈餘品質優劣、公司創造淨現金流入的能力強弱,股東權益所涉及的股本及財務結構的穩健度問題,這些議題留待往後專欄再詳述。

由上述可知,縱使以眾多一籃子低股價淨值比股票為投資標的,其長期持有的投資報酬率高於眾多一籃子高股價淨值比股票為投資標的,但投資人若無法大量持有一籃子低股價淨值比股票,但對特定低股價淨值比的股票便認定屬於股價低估投資標的,極可能犯下嚴重的選股邏輯偏誤風險,誤以為所有低股價淨值比股票便具股價上漲潛力,將可能造成更大的投資損失。

0

【獵豹財務長】 | 郭恭克

知名財經部落格作家,人稱「獵豹財務長」,政大EMBA財管所、考試認證合格證券分析師(CSIA)。著有《獵豹財務長投資的邏輯》《獵豹財務長給投資新手的第一堂課》《散戶啟示錄》《投資心法豹語錄首部曲》《耕讀狂想曲》…等書。獵豹財務長部落格(JaguarCSIA) http://tigercsia3.pixnet.net/blog

分類: 商業網站

頁面